第二密嚴噶陀金剛座(0)

寧瑪巴法主勝者─噶陀總寺第二密嚴噶陀金剛座

【引言】

公元前五六五年,在古印度北部 ( 今尼泊爾境內 ) 誕生了偉大的佛陀釋迦牟尼 。他有感於人世間生老病死諸多苦惱,廿九歲捨棄王位,出家修行。三十五歲時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創立佛教,說法傳教四十九年。八十歲時在拘尸那羅涅槃。佛的弟子們結集佛經,廣為傳法。二千五百多年過去了,佛教廣為傳播,世界許多地方都成了佛教的聖山名剎。在這些地方,僧人雲集,法會盛大,眾生得度。

【本師釋迦牟尼佛】

在眾多的聖地中,有這樣一個地方,它至今山高地遠,氣候惡劣,偏僻閉塞,人跡罕至,恰恰在這裡卻舉行過佛教二千多年來最大的僧眾雲集的法會,整整十八萬僧人同時聚集此地。以神通之力飛來的僧眾,其袈裟將陽光遮住了,天空也映成了紅色。十八萬僧眾同時聚集,這在佛教歷史中是絕無僅有的。也是在這個地方,曾經有十萬個僧人得道,相繼虹光化身,史籍真實記載了「虹化十萬尊」。今天,仍有許多人千里迢迢來到這裡,甚至有的信眾一步一叩首前往朝聖,因為只要進了此地山門的眾生,便七世為人,必定成佛,還因為這裡有許許多多的神奇,召喚著人們。這裡就是中國四川甘孜白玉縣境內海拔四千八百米的寧瑪巴祖寺─ 噶陀總寺。

 

( 一 ) 東方的太陽 ─「噶陀金剛座」名稱來由

 

噶陀又譯作噶妥 ( 嘎拖、嘎多 ) ,英譯稱Kathog(Kathok) 。

 

中國四川省西部,金沙江流域的白玉縣河坡地區,與西藏僅一山之隔,是一個全民信仰佛教的淨土。藏傳佛教寧瑪巴 ( 紅教 ) 的法源─噶陀總寺就位于白龍溝朵念山的山腰。在寧瑪巴傳承三流,六大金剛道場中,噶陀總寺是最著名的一個。它的全稱是「噶陀多吉丹」 ( 意為「噶陀金剛座」 ) 。

【第二金剛座─前譯教法之源寧瑪巴噶陀總寺聖地】

 

「噶陀」藏語意思是:「『噶』字上面。」源自寺址上有一巨大光滑的大白石,石上天然形成了一藏文字母「 」字 ( 讀音為「噶」 ) , 因此而得名。「多吉丹」意為「金剛座」。蓮花生 大師曾親自為噶陀開光加持十三次。並在《蓮師本生傳記》和諸多伏藏經中授記「雪域聖地之最,弘揚空行耶喜措嘉密法之源」。其加持力與印度金剛座相同,故又被稱為「第二金剛座 」。從 蓮師的大弟子 毗盧遮那大譯師和噶.當巴德協大師開始到 尊者 那喇.白瑪敦都為止,依於《 大圓滿觀髻秘訣》和《大圓滿心部圓誡》等十三廣注閉關專修,先後得到虹化成就的修行者就有十萬人之眾,堪稱舉世無雙。

 

(二 ) 噶陀寺傳承發展簡介

 

噶陀寺在藏歷第三勝生土兔年 ( 西元一一五九年 ) 由寧瑪派 「 十地自在 」「 法主勝者 」噶.當巴德協大師 (1122–1192) 年創建。距今已有八百四十五年,歷八十四代主持。

 

其中元朝的克珠.益西崩巴 大師 ( 即鄔沃‧益西崩巴,「 崩巴三尊」之ㄧ,才學超群,證境無礙﹔薩迦派 ( 花教 ) 五祖八思巴大師赴京路過噶陀寺時,拜克珠.益西崩巴大師為上師。並揮毫讚嘆道:「寧瑪無上密法精華之所集,東方噶陀寺主克珠.益西崩巴 師如億日光芒普照大地。」

 

公元一三六 0年噶陀翁袖.巴瓦 大師主寺時,在其弟子雲南木氏王族的協助下,擴建了原有的大殿。

 

一四三五年,波布瓦向秋森格主寺時,噶陀寺的殊勝密法遠播到西藏、雲南、青海、甘肅等地。前來朝拜的僧眾有近萬人之多。

 

藏歷十二勝生 ( 約公元 1686 — 1764 年間 ),噶陀.直美雄冏貢布大師主寺時,被清朝康熙皇帝迎請至京都,封為「 國師 」,親賜寶冠、四窗轎以及全套宮中儀仗和樂器。

 

第十三勝生鐵龍年 ( 公元 1760 年 ) ,噶陀.格則久美澤旺秋珠大師主寺時,因其無礙辯才,在與西藏各學派進行辯論時獲得「班智達」的尊號。其弟子章嘉活佛亦被雍正皇帝迎請至京,尊為「國師」。 噶陀.格則久美徹旺秋祝大師對舊有的經、律、論以及寧瑪續部著作等,進行了詳細校注,刻版保存並作了真實的論證。主持修建的噶陀.直美雄冏貢布大師靈塔,在藏地被譽為「雪山一飾」。第三世噶陀.格則瑪哈班智達.鄔金卻吉健參 大師,因其修證無礙,圓通顯密被尊者 達賴 喇嘛請為經師。他主持建造的印經院藏書達七千餘部,六萬多冊,是當時康藏地區存書最多、規模最宏大的印經院。

 

按照始於元朝 噶陀.克珠. 益西崩巴 大師的前例,寧瑪巴噶陀法統在每年藏歷 六月初十 蓮花生 大師生辰,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法會期間來自各地的僧侶,信眾匯集於此,共同誦經祈禱。相傳最大的一次法會,有十八萬僧人參加,身著紅色法衣的僧侶聚集在噶陀及周圍的山坡上,如紅色的海洋,映照天空。他們齊聲誦經,其 場面之壯觀,氣勢之磅礡,一時在印、藏兩地傳為佳話。

 

公元一九九二年 ,重建不久的噶陀寺在 噶陀 . 直美雄冏 法王財力支持下, 洛 卓 . 丹貝健參 法王 ( 即第八十四代教主 洛嘎 法王 ) 主寺 時, 舉辦「千僧大法會」。 一九九五年,第八十五代教主 蔣揚 法王廣邀寧瑪各傳承寺院的祖古(轉世者)、僧眾共四萬多人,舉行規模浩大的 「 萬僧大法會 」 ,法會中,僧侶們同修 「 三身壇城 」, 同為佛法昌盛,世界和平而祈禱。

 

噶陀寺原有的經堂、密宗神殿、修學堂、印經院、閉關房、僧房,在十年動亂中受到嚴重毀壞,幾乎成為廢墟。全寺僧眾活佛為修復寺院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歷時十年時間,終於完成了基本重建工作。

 

新建大殿三座,其中大金殿佔地六十多平方米,可容納兩千餘名僧侶誦經習法,其建築風格全部選用藏式彩畫木雕,牆壁四周繪有 釋迦佛 本生傳及佛教寓理故事。殿內供有各種密宗本尊佛像、佛塔,莊嚴殊勝。

 

五明佛學院為四百多名到噶陀寺遊學修法的學僧提供優良的修學環境,培養出一批批出類拔萃的僧才。當代噶陀總寺已是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聖地。

 

該寺保存有「第二佛陀」 蓮花生大師的「大乘法音金剛鈴與金剛杵」、 元朝皇帝御賜的蓮花生繡品殘部 、 八思巴 贈與該寺的印章,明朝 文殊 佛像、清朝皇帝御賜的經書《可奔全集》、瓷碗及藏地 格薩爾 王朝時期的箭鏃、單耳青銅罐等珍貴文物。噶陀寺堪稱寧瑪巴 ( 紅教 ) 的母廟。在過去的八百四十多年間,由聖地虹化成就的修行者有十萬之眾。如今噶陀傳承的上師們已遍布亞洲、歐洲、北美等世界各地。

 

發表迴響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