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譯教法之源寧瑪巴噶陀總寺傳承
噶陀五大黃金法台之一
格則 瑪哈班智達法王
大成就者仙阿瓦•强巴崩轉世之噶陀曆世格則法王:

一世噶陀 格則 法王
第一世
噶陀•格則大班智達
貢欽•吉美才旺却珠
於第十三繞迥鐵蛇年(1761年)出生在—格則卓宿世家中。由佐慶巴•文•貝瑪貢卓和噶陀巴•直美雄冏貢布仁波切一致認定其爲持明者•龍薩寧波之侄才旺赤烈之轉世,迎至噶陀寺獻座授權。
師從古夏仁波切和莫珠南卡却旺,熟聽噶陀先世傳承之所有佛語及伏藏教法。聞思修顯密及五明精熟,並以修證之慧解除各種疑難,獲得智慧圓滿的修習,學者的聲譽遍及雪域各地。
尊者會晤大成就者•貢桑顯盤時,二大師情投意合;與俄堪欽•巴登却冏、章嘉乳白多杰(章嘉活佛)、佐慶巴•阿底丹貝健參等舊譯、新譯教法大師都互獻法禮。
據史料記載: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格則•久美則翁曲珠(久美才旺却珠
音譯)主寺時,因其辯才無礙,在與西藏各學派高僧辯論時獲得了“班智達”的尊號。格則其弟子章嘉活佛亦被清朝皇帝迎請至京,尊爲國師(雍正帝)。格則•久美則翁曲珠(久美才旺却珠)仁波切對舊有的經、律、論以及寧瑪續部著作等進行了詳細校注,刻版保存並作了真實的論證。建“威鎮三界”殿、度母殿及鎦金佛殿;他主持塑金輝回溢之直美雄冏(直美雄冏
譯音)靈塔骨塔“雪山一飾”,藏地被譽爲“雪山一飾”。(
楊健吾著《康藏佛光》四川出版社第99頁-第104頁)
尊者主要講聽噶陀先輩所傳經幻心三部傳統的教授;與德格法王建立親信的供施關係;將舊譯十萬續部經典和前後兩貢欽大師的全集校對並木刻成版;在此地興建舊譯佛語教法的修供儀軌;授予親傳弟子吉林•徒却多杰和佐慶•格茫之侄塔奔爲堪布之位;初設制講習《密精》和《般若》等講法之規。
爲祭祀上師古夏仁波切而去拉薩,到七世達賴喇嘛寢宮中親自拜見並獻重禮,得到政府的獎賞和優撫。
特別是拜貢欽•仁增•吉美林巴爲師,得到很多的教誨,認定並授封爲噶陀巴主持活佛。
新建有千余僧人的—格則札勒寺,此寺是噶陀巴北方衆多子寺中的主寺。另外,修復或興建了果洛、嘉絨、娘絨、夏薩等地的噶陀傳承的諸多舊寺廟。
其著作甚豐,有《舊譯十萬續部經典目錄》等十幾部,特別是爲舊譯寧瑪派進行辯駁的駁文等很多著作。
蒙古王及康藏的衆多重要人物都拜其足下,此大師得到章嘉•乳貝多杰(章嘉活佛)的支援,由蒙古喇嘛•嘉央根却將長約十五庹的蓮花生大師大卷軸畫迎至此地。
大師通過修持講聽顯密教法及舊譯佛語、伏藏的教法,使佛法發揚光大(詳可閱其傳記,此不多述)。
其法承重要弟子有—佐慶寺第三世仁波切、協慶寺然江巴•巴久嘉措、嘉察活佛、噶陀谷夏•仁增吉美貢布、司度•鄔健桑珠、莫扎•卻因多杰、大成就者•却因讓卓(仲巴第二世)、寧貢•貝瑪却杰活佛、白日珠色•祥秋却吉尼瑪、果洛•吉林徒却多杰、雜嘎活佛—索南南杰、封爲自己的繼位法王的協慶寺班智達•久美徒多南杰、龍薩精義之教法主貝日慶則•益希多克、沖格•古頓活佛索南仁欽、乃古•德慶嘉措、聲明學超出自己的弟子格芒嘉舍•顯盤塔耶之叔格茫塔奔、持明者•久美熱薩、雜嘎•久美佩杰桑波等。這些弟子都是大學者和大成就者,他們的智修以及講辯論著等諸功德可詳見其各自傳記,此不作記述。
二世是噶陀 格則.才旺仁增嘉措 法王。
此大師學識淵博,敬奉佛法,然英年早逝。

三世格則 鄔金切吉堅參 法王
第三世
格則•鄔金卻吉健參
因其佛學修養精湛,圓通顯密而被達賴喇嘛請爲經師。他主寺時,主持修建了頗具規模的印經院,其內藏書達7000多部,
6萬多册,是當時康藏地區存書最多、規模最宏大的印經院。他還主持修建了宏偉的吉祥銅色山佛殿。這些高僧大德以高深的學問修養和弘法業績享譽四方,使噶陀寺在國內外的影響巨增。(楊健吾著《康藏佛光》四川出版社第99頁-第104頁)。
白玉縣志載:第三世•格班名五金切及甲磋(鄔金切吉堅參
譯音),是達賴的經師。他主寺時期建印經院,使院內藏書達7000余部,成爲康藏間存書最多、最宏偉的印經院之一。同時主持藏漢工藝師在寺廟內設計並建造吉祥銅色山佛殿。至此,噶陀寺成爲康藏間具有宏偉建築群、並有豐富文物和獨特風格的寺廟。

四世格則 吉美丹巴南杰 法王
第四世
格則•久美丹巴南杰
於第十五繞迥火狗年(1886年)生在沖塔甲雪格則家族中。
在噶陀寺坐床。依止司度•却吉嘉措學習顯密教法,通曉顯密及五明。另外,還拜仁增•蔣巴多杰、却珠•貢桑南杰、聶喇•益希多杰、卓都•巴烏多杰父子等大師爲師,聞思修之功德無量。
仁波切任多年噶陀寺主持,從事灌頂講經說法,將廣受贊譽的《噶陀巴耳傳十三部教法引導》之精華彙聚,並著有《教法引導寶鏡》一書。另外,他還著有醫學、天文、曆算、音韵學等方面的五大著作。
繼承其耳傳的法承弟子主要有:司度•鄔金却吉尼瑪、莫札•吉札雪勒南杰、吉文活佛•楚臣圓丹嘉措、寧貢活佛•格桑多杰、措布多洛的轉世•貝瑪赤勒南杰、雜嘎活佛•雪勒南杰、安臧珠巴仁波切等諸多大師。
晚年,尊者染中風病,游歷諸聖地,靜修佛法。
于第十六繞迥水龍年(1952年)安然圓寂。

五世是 噶陀 格則.久美丹巴健參 法王
第五世
格則•久美丹巴健參
噶陀黃金法台,仁波切的弘法利生事業如佛光普照西藏、印度、尼泊爾、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等世界各地,祈願常住世間轉法輪(詳細瞭解請敬閱仁波切傳記)。
|